案例四 “生命之吻”

时间:2023-09-18   浏览:11

案例描述

12  生命之吻

这一吻不是爱情之吻,而是为了抢救同伴的生命之吻。这幅照片表面有点浪漫,实际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亦是心肺复苏法的经典影像。这是一张1967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普利策奖也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是什么原因让这张照片获得如此的殊荣呢?

1967年,两名电工兰道尔.川品与J.D.汤普森奉命进行区域内的电力设施维护,他们登上了高压电线杆进行操作。正在此时,处于电线杆最高位置的兰道尔突然遭到电击。高达4 000伏特的电流贯穿他的身体。幸亏兰道尔身上的防护设备拽住了他,让他颠倒地悬挂在电线杆顶端。但此时的兰道尔已经完全不省人事,心脏停止了跳动。

正在下方施工操作的电工汤普森见状立刻上前接应。他对兰道尔施行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尽管现场的条件让他无法对兰道尔进行标准的心脏按压。但汤普森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人工呼吸,直到感觉到兰道尔恢复了一丝微弱的脉搏。在看到一丝曙光之后,汤姆森立刻解开了兰道尔身上的安全绳,用肩膀扛着他万分艰难地一点点退回到地面。在地面,汤姆森和工友们对兰道尔进行了更全面的心肺复苏。当救护车赶到现场时,兰道尔已经中度恢复了清醒状态,并最后得到了全面康复。

要知道心跳只要停止4分钟左右,即可导致不可逆转的脑组织损害甚至死亡。即便救活也会产生永久的神经损害。因此汤普森在电线杆上当机立断的急救措施相当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兰道尔的生命。

这一次惊险的人工呼吸,恰好被路过此地的摄影记者洛克·莫拉比托拍下,发表在《杰克逊维尔日报》。洛克·莫拉比托也因这张《生命之吻》的摄影作品,获得当年普利策颁发的现场新闻摄影奖。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况。“江城最美女护士”在武汉街头的“天使之吻”,也真实地挽救了一位大妈的生命……

2011年11月10日中午12点左右,武汉中山大道旁,50多岁的市民王大妈一边吃馒头,一边来到路边的体彩店旁边摊点准备买豆浆。没想到,喉咙突然被卡到,一口气上不来,王大妈一下子昏倒在地。大家看到王大妈的脸色越来越青,喊也喊不出话,手脚抽动。驻足围观的路人赶紧打120,除了叫救护车外,基本上束手无策。

正在此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护士从旁边小巷冲了过来,跪在地上,双手就开始连续按压大妈胸部,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一分多钟过去了,病人没什么反应,女护士立刻口对口给大妈做起人工呼吸,一次人工呼吸后,大妈腿脚仍然在抽搐,护士没有放弃,接着按压心脏,并开始做第二次、第三次人工呼吸……

几分钟后,女护士从王大妈口中取出一块馒头碎渣,王大妈恢复了心跳与呼吸。随后,闻讯赶来的急救人员将大妈送往医院救治。脱离危险后,王大妈让女儿几经辗转找到这位救命“天使”。

这位被誉为“江城最美女护士”的是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肖芳。谈起当时的情况,肖芳只是笑笑说:“这没什么,作为护士,这是职业本能,碰到哪个护士都会这么做的”。

思政映射点

《生命之吻》这副作品背后除了人性的光辉,便是汤姆森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非常了得,这可是在1967年,显然是对急救有着很熟练的练习。心脏骤停最佳抢救时机是心跳停止后的4~6分钟内(即“黄金4分钟”),每耽误1分钟死亡率就会上升10%,超过6分钟抢救回来也会出现大脑不可逆损伤,超过8分钟抢救过来可能是植物人状态,超过10分钟抢救过来的概率几乎为零。

现代心肺复苏术(CPR)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1960年William Kouwenhoc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成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1961年,Safar结合建立气道(A-Airway),口对口人工呼吸(B-Breathing)和胸外按压(C-Chest Compression)这三项技术,发明了“ABC复苏急救法”。196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以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为标志的现代心肺复苏风靡全球。心肺复苏术像启动了一台救命的马达,驱动滞留的血液流向大脑,流向心脏,流向肾脏,流向全身,使身体有了生机,生命有了希望。

美国心脏协会(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指出,加强心肺复苏培训,能救助更多生命。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是与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技术,它不单是一个急救技术,还代表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责任感。据统计,在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然而,我们的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却不到1%,发达国家达到60%。面对我国心肺复苏的现状,引导医学生理解在公众中普及心肺复苏对于拯救生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的现实意义,明白作为一名医者既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更要增加普及意识,推广心肺复苏技术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