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十一 钱元福:让“十痨九死”成为历史 
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次数:10

案例描述

钱元福,1928年11月出生。1952年在卫生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今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从事结核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1980-1988年出任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结核病专家咨询组组长;1990年被中国防痨协会聘任为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被卫生部卫生防疫司评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结核病在我国俗称“痨病”,最初结核病是一种没什么药可以医治,只能靠静养的疾病。所以就有了“十痨九死”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国家结核病发病率很高。专门治疗结核病的医疗机构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医疗卫生工作,传染病也得到了控制,特别是结核病。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成立了7个中央直属医院,其中最大的一个中直第一医院就是当时的“华北人民医院”,有600多张病床,其中500多张是结核病床。医院当时也没有专门的药,以疗养为主。

1952年,钱元福从医学院毕业后,本可留在上海专攻自己倾心的小儿科,但那时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结核病尤其是肺结核的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急需治疗、控制结核病的人才。钱元福秉承“国家叫我做什么,国家需要什么,我就把我的工作给国家”的理念,怀着对新中国卫生事业的憧憬,来到中央直属第一医院结核科工作,就此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防痨事业。

后来,中央专门投入经费,在河北省通县建设了“中央直属结核病研究所”。1950年代末,下放到北京市,更名为“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北京市结核病医院”。医院建成后,原来中直第一医院的500多位病人全部一次性转移到这里,成为医院成立后第一批患者。患者住进来以后,开始的治疗依旧是以疗养为主,后来逐步研制出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硫酸等抗结核药物,从此开始了我国药物治疗结核病的历史。

钱元福在农村巡回医疗期间,针对病人因居住分散,农忙时不能按时服药的特点,不辞辛苦,坚持“送药上门”,且看着病人按时服药,并将治疗的第一手资料记录下来,极大地降低了当地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此外,在为群众看病的同时,手把手培训“赤脚医生”,这也成了为农民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

1980年,钱元福出任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结核病专家咨询组组长。在世卫组织任职9年,这个有着异国面孔的中国医者,跑遍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培养了大批“茅草棚医生”,并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将结核病与麻风病防治工作结合开展。钱元福的出色成绩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向他发出邀请,同时提供了丰厚的条件,希望他能够留下继续任职,但钱元福却执意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的钱元福继续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于1990年设计规划和实施了“全国结核病社会调查”,参与了“1990年全功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在此期间还举办了数届结核病防痨班。

思政映射点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是我的第一奋斗目标这是钱元福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从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到银发苍苍的耄耋老者,钱元福在他的从医岁月中,始终秉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将一生都奉献给他的病人他的祖国。用钱元福的话来说,那就是:“无论奔波在哪个国家,每当听到来自祖国的声音,我都无比激动,当在萨摩亚中国大使馆听见《我和我的祖国》时,熟悉的旋律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我们倍感亲切,我便会不由自主地和同事们一起哼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通过本案例对医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培育,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