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十四 华佗三试茵陈蒿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10

案例描述

相传,有一个黄痨病人(黄疸),面色姜黄,眼睛凹陷,极度消瘦,找到华佗说:“先生,请你给我治治病吧。”

华佗见了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

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个病是那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习去”。

那人回答说:“我没有请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信:“那有这种事!你准是吃过什么药吧?”“药也没有吃过”。

“这就怪了!” “哦,因为春荒没粮,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这就对啦!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 “一个多月。”

“吃的是什么草啊?”“我也说不清楚。”

“你领我看看去。” “好吧。”

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野草说:“就是这个。”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青蒿吗莫非能治黄疸病嗯,弄点回去试试看。

于是,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准是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问: “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没错。”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月里的蒿子?”“三月里的。”

“唔,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害黄疸病的人吃。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

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 ,又叫“茵陈蒿”。

华佗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注:这里的青蒿与现在所讲的青蒿有所不同。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而青蒿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全草。由此可见,虽然中药茵陈和青蒿都为菊科植物,但二者来自于不同的属。茵陈又称茵陈蒿,性凉,味苦、辛,入肝、脾、胆、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力、风痒疮疥等症。青蒿又称草蒿、野兰蒿,性寒,味苦、微辛,入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暑、除蒸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疥疮、瘙痒等症。我国中医药科研人员已从中提取出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治疗疟疾药品,有很好效果,享誉国际,千万别把“国宝”当柴烧了。)

思政映射点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中医药产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利用历史典故展现中医魅力,引导医学生认识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培养医学生在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基础上,敢于探索和创新思维,学以致用,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中的重要作用。